近日,水规院主编的水运工程强制性行业标准《船闸总体设计规范》(JTS 305—2025)正式发布,于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。
近年来,随着《交通强国建设纲要》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《内河航运发展纲要》等政策文件的发布实施,我国内河航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,内河航道条件不断改善,船舶大型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趋势明显,对船闸建设规模和通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。同时,在大量船闸建设工程实践中,一批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装备应运而生。为更好适应船闸工程建设需求,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,公司牵头联合行业内设计、科研和运行管理等有关单位,基于原规范使用实际效果和国内外船闸工程建设实践经验,对2001版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。
本次修订,公司开展了“船闸通过能力”“船闸总体布置”“船闸通航水流条件”“船闸最小门槛水深”4项专题研究,为规范相关技术条款制修订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。其中,为适应我国内河航运货运量高速增长、船舶大型化发展的需求,修改了船闸分级指标,提出了船闸设计兼顾船型、船闸设计最大通航流量的概念,明确了船闸引航道、口门区、连接段的功能划分,完善了通航水流条件标准,以有效提高船闸运行的安全性与高效性。此外,规范系统性纳入引航道折线形布置、计算仿真模拟技术、省水船闸设计、智慧船闸建设等新技术,作为技术条款,彰显规范的先进性、前瞻性和引领性。
《船闸总体设计规范》包括船闸规模、船闸设计水位和高程、总体布置、船闸通过能力和用水量计算、船闸附属设施及其布置、施工期通航等技术内容,涵盖了船闸总体设计的主要环节,具有较强的通用性、指导性和实用性。其发布施行将全面指导我国船闸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,为进一步提高船闸工程建设品质、有效提升船闸通航安全水平提供强力的技术保障。